Category: 生活之痒 / living trivial

  • 我的江湖史(中)

    开始看金庸的书,是在高中的时候。叔叔也在新华书店工作,那时他给家里带来一箱的“金庸全集”,就是那十四套小说了。这真是一比巨大的财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沉浸在武侠的世界中无法自拔。那个时候看书,经常是一本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翻烂了,所以我都记不清那些书被我看了多少遍。说起来,“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我只看过其中的十部,印象最深的当属《射雕英雄传》和《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我是在高二的寒假看完的,那正是个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节,而我正从一场病中复苏。那时候我的日记中写道: 今天早晨终于将《射雕英雄传》看完了,回想为之苦读深夜的种种情形,心中也感畅然。读武侠小说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因为那个奇幻的时代离我们已太遥远。在表面上,用虚构的情节来填充自己的生活;在潜意识中,用其中人物的形象,来满足自己的心理,用天马行空般的想象使自己得到快慰。这其中的甘甜,实是好比吃了一顿精神大餐,畅快淋漓、回味无穷。尽管再美的佳肴也不能受用终身,但这几天我真快活似神仙了。为郭靖、黄蓉或喜或悲,总算品评了别样一种生活的姿彩。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在浩淼的洞庭湖边,对酒当歌,论诗作赋;在苍茫的蒙古草原上,挥戈斩将、弯弓射雕;在美丽的碧海仙岛上,柔情似水、相伴厮守。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境遇啊,何日重现? 近十年前的写作,现在想来,仍是如此。如果说《射雕英雄传》让我感佩“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理想主义情怀,向往起两个人的美好世界,那么《笑傲江湖》则引发了我心中更深的共鸣。令狐冲是个天生的游侠,他有自由主义者开放的本性,又有为侠者济世扶危的情怀。在他的心中,始终有着中正的处世原则。令我深深为之共鸣的,有两处。一是令狐冲身负不治之症,刚为岳不群所弃,在少林心灰意冷间的抉择:“大丈夫不能自立于天地之间,腼颜向别派托庇求生,算甚么英雄好汉?江湖上千千万万人要杀我,就让他们来杀好了。师父不要我,将我逐出了华山派,我便独来独往,却又怎地?”于是,他断拒了少林的安抚,出少林寺在凉亭外初遇向问天,豪气霓生,联手对抗一众所谓正道势力,拼力对敌,最后与向问天结成生死兄弟。第二处是令狐冲为苦恋多年的小师妹所弃,在洛阳郊外修养,遇“婆婆”任盈盈;任盈盈对令狐冲一见倾心,在他最无助最危难的时候全力相助,且大肚能容,始终不离不弃,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琴瑟合奏《笑傲江湖》。令狐冲是个传统的自由主义者——他豪侠不羁,不为权力的桎梏所累;他又执礼谦恭,对传统、师门和感情始终如一。令狐冲大概是我内心的影子。 高中时代有个电脑游戏《金庸群侠传》,主角是个现代的游戏玩家,不小心回到了那个时代,必须经历金庸小说中的种种事件,结识种种人物,才能过关斩将。这个游戏我玩了几年,几乎是我唯一通关的RPG了——因为代入感如此之强烈,我几乎就把它当真。仍然记得那许多个父母不在家的晚上,偷偷打开电脑爽一把的情形。彼时一个拉力赛游戏,一个金庸群侠传,是我电脑中常驻的节目。

  • 我的江湖史(上)

    我所说的,是我的武侠小说阅读史。 早已经记不得第一部武侠小说是何时看的了。不过要说起武侠的启蒙,大概可以追溯到小人书时代。小学的时候最丰富的课外读物之一就是小人书。那时候我有一套《水浒传》,也不知看了多少遍,都已经翻滥了,但是至今仍有几本留在家里的书柜里。水浒大概算不上纯粹的武侠,但在那时的我看来,其中的侠义精神还是深深打动了我。那时候自然不懂得侠以武犯禁的道理,也不明白侠之大者的说法,只是觉得其中的诸位打来斗去煞是热闹。还记得我很是仔细地研究了一番水浒一百单八将的座次,还把里面的混号一一背下来,什么呼保仪玉麒麟豹子头,怕是背得比语文课本还熟络。 正规的武侠当算得上《三侠五义》和《白眉大侠》。那时候特别喜爱单田芳先生的评书(现在仍是如此),中午或晚上广播中的小说连播节目经常播放单先生的演播。我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是断断续续一路走来,送走了展昭白玉堂,迎来了徐良白芸瑞。还记得那个时候电脑游戏刚刚兴起,有一款叫做《三侠五义》的3DRPG游戏,让我很是眼馋了一阵子。不过现在看来,传统武侠的套路味道很浓,说教成分也很重,不过总是少不了个“义”字。男儿生于天地间,当以义气为先,这该是武侠小人书和评书热闹的故事背后教给我的。 第一次接触“古金”,是在初二的时候。那时候家里有两套古龙的小说,我也不知何时出现在我家的书柜里的,大概由于爷爷在新华书店工作,带到家里来的吧。那个时候的风气,武侠小说不是什么好书,尤其对于我这种“好学生”而言。我仍然记得那是个天气闷热的暑假,那时逆反心理严重,我偏偏不信邪,在家里公开看武侠小说。第一本是《绝代双骄》,分上下两本,厚厚地像两块砖头。从未接触过“古金”的我,甫一读便被深深吸引住了。父亲是个古板的军人,非常反对我读这种书,可是我还是趁着暑假大人不在,偷偷地将两大本看完了。小鱼儿不是什么高大威猛的英雄,内中的种种描写或诡异、或恐怖的场景,都让我觉得新奇无比。家中还有一套叫《风雪会中州》,后来才知道其实是盗版书,就是古龙的名作《武林外史》。这套书也是在那个闷热难耐的暑假读完的,完美的沈浪、矫情的朱七七和豪爽的熊猫儿陪我度过了那段难耐的时光。记得看完之后还借给母亲的朋友李老师的女儿看。如今《绝代双骄》辗转借给很多人,早已经失散了,而这套盗版的《风雪会中州》仍在家中的书架里。 初中的时候很喜欢去图书馆,自从迷上了古龙,便时时去静安区青少年图书馆借武侠小说。那时候去图书馆,不是借编程的参考,就是武侠小说。依稀记得借过卧龙生、诸葛青云和司马紫烟的书,不过看过什么现在完全没印象了,只是觉得他们的名字很酷。看来这些旁门左道同古龙比还是差了一大截。那么为什么那时没借金庸的书呢,大概是因为太热门了永远都在被借完的状态吧。

  • 大年夜

    这边的大年夜同国内有八个小时的时差。时间很难本地化,我于是过两个大年夜。一个同家里打电话度过,一个自己打发。身在动,心也远,每年这个时候,都不知自己属于哪里。 上回已经说过,小年这天包了饺子,今天就偷懒到WMA去蹭饭。说起蹭饭,实在是一项光荣传统。不过也不好光慷他人之慨,于是就带了两瓶酒去。原本以为是类似Richmond Place的那种大间的活动室,可哪里知道就是一个flat的厨房。我们来得还算早,人还不多,不过饺子已经包得,外卖的中餐和比萨也都上了,气氛开始渐渐转浓。 霍娟同学邀请我来,所以这里边我原本一个人也不认识。渐渐认识了一些新朋友,大都是EE和计算机的PhD学生——好多未来的博士啊……大家相谈甚欢。我不是总感觉周围同道中人甚少么,以至于自我感觉越来越良好。朋友越多,越可以交流,可以比较,于是自知,知耻然后勇。 Tom果然也来了,还是同学一年感情深呀,其他DTC就没人来了。食物很受欢迎,后来有位同学被邀请唱歌,再后来还唱起了国歌;Tom带来的吉他也派上了用场。这个flat原来有好多杨希南的同学,看得出来是一帮很会玩的小姑娘。 亥年正月初一。十二点之后大家陆续都走了,曲终人散,帮着打扫房间都费了半天劲。大年夜是不是当大醉一番?可我总是太清醒,从未试过喝到酩酊,许多的情事,便不知如何表达。 更多照片请看这里。

  • 小年

    下个礼拜才是春节,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wikipedia说: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被视为过年的开端。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就他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小年也是“扫尘日”,打扫卫生准备过大年。 其实我原本都没听过“小年”这一说,不过祭灶王爷倒是知道的。今天我们倒也是祭了一番灶王爷,在家里包饺子。晚上先是一行六个人去Sainsbury’s买东西,从面粉、白菜、猪肉到各种甜点和烤鸡烤鸭。从面粉起包饺子是一项大工程,小南对每个环节都很熟悉,发面、和面、擀皮和包,于是她就是全程主力。林旷经常在理论上指导一番,其余诸位就是打下手卖力气了。一共两种馅料,猪肉白菜和猪肉蘑菇。经过大家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味道相当地好,咸淡适中,鲜香无比!超市买的烤鸭虽然和国内的没法比,也算过得去。于是风卷残云……午夜十分大家兴尽而散,两位客人也各自回去了。 这将是我在已过他乡过的第四个春节,看看2004、2005和2006年的春节是如何过的。春节于我而言,变得越来越重要——我是个传统的中国人,春节是我所能体会的最重要的传统纽带。终有一天,游子要回故乡,家人重新团圆,没有四年的离散,不能体会这是人生一大美事。鼠年春节,我期待着能回故乡。 更多照片请看这里。

  • Barony Castle (下)

    写到这里,那么我来到这个Barony Castle除了上课做presentation之外,是如何吃喝玩乐的呢?毕竟吃喝玩乐也是人际交往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Barony Castle其实不是一个城堡。我没去详细研究此地的历史,想来原本是有城堡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衰败了,只留下个地名。现下这里是个宾馆,专事旅游度假和接待会议培训。周围的风光很不错,虽然只是一片小地方,可是有森林、草地、溪谷、农场,可说是五脏俱全。我们刚来的时候正好下了一场雪,在这里又看到了一场雪,把林地染成了一片银白色,远山也银装素裹,煞有雪山的派头。下雪的时候我们在院子当中的小草地上打雪仗——在爱丁堡很难见到雪,突然大雪纷飞大家都很兴奋,院中嬉闹一片,雪球纷飞。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我同Michael、Thomas和Gurprit走到了另外一处地方,那是一大片空地,用岩石和草皮做成了苏格兰的地形。我不知道是否一山一水都符合真是情况,不过Michael说很真实,我们找到了爱丁堡、格拉斯哥和现在所在的地方。微缩地形图旁边还有一处类似勇敢者道路的地方,就是用独木桥、绳索、秋千等连成一条路,人要是能一路走过不落下就算成功。当然这只是个游乐场所,既没深渊也没大河,但要想通过还真不容易——Michael和Thomas叫嚷着走了好几次也没成功。 宾馆是两人一间的标准间,我同Jan一间。Jan同学是斯洛伐克人,说起来认识一年多了,在这个DTC中除了霍娟,就我和他是外国人。他非常聪明,反应很快,对很多东西能马上抓住重点,不过同时也有毛糙、不注意细节的毛病。还是多交流,让时间说话吧。 不知道这次学校给每个人花了多少钱,不过就从这吃的档次来看肯定便宜不了。早上、中午都是自助餐,顿顿大鱼大肉;晚上是正餐,就是许多人围着一张桌子,然后每个人开始点菜——头盘、 主菜和甜点。有一天的头盘里有haggis,苏格兰特色食品,就是把羊杂和燕麦粉一起煮成的东西,味道很诡异。Kira说她吃过最多一次主菜有七道,想来那真是流水席了。每次吃西餐的时候总有错觉,一道主菜怎么吃得饱呢,可每次似乎都不饿,也真奇怪。 说来惭愧,本次课程我最大的长进是在牌技,或者准确地说是在赌技上。不过这也是人际交往的一方面么。Michael最先同我说一种叫Texas Holdem的玩法,是最流行的赌牌游戏。原本我以为这也是像八十分之类的玩法,可一趟看下来才知道原来是一种类似21点的游戏。好像这里的每个人都会,难怪“最流行”呢。基本的规则是这样:总的目标是得到五张牌,牌等级越大越好;等级大小按照一定的规则,例如同花顺最大,然后四张同点,诸如此类;拥有相同的等级的按照点数大小比较。参加者每人一堆筹码,两张牌,然后依次叫牌,可以提高筹码——如果前面一个人提高了筹码,后者必须出不小于的筹码才能继续,否则可以退出。每轮结束庄家亮一张新牌,各人将手中的牌加上新牌,与目标等级比对,再决定自己的策略。直到最后一个人胜利,所有的筹码归他。Texas Holdem看似简单,其实里面还是有很多技巧,这当中最重要的就是按照自己的牌来判断是否有可能组合成高等级的牌,还有就是通过揣测对方的心理来调整自己的策略。Thomas他们想做一个网上的Texas Holdem,设计算法来与人比赛,这里面的难度还是挺大的。Michael先是手把手教我,然后一次游戏结束便来真钱了。我大概也算运气不错,连续两天的游戏都挺到了只剩三四个人。说实在的要不是太晚太困了(每次都搞到凌晨三四点钟),我说不定还能最后通吃。Michael一直颇为感慨,说就刚刚我还教你呢,现在你连胜几把,都反超我了。他最后邀请我参加他们的扑克俱乐部,定期小范围内玩玩,我便应了。这几天的扑克的确教了我一课,人际交往需得通过一定的事情,你得显示出特出或与众不同,才有可能被接纳,才能更深入地交流。 课程的老师和其他一些学生也挺惊讶的,这帮人,大多数是我们爱丁堡DTC的,每天玩到三四点钟,还真厉害啊。 更多照片请看这里。

  • Barony Castle (上)

    从1月22日到25日我在离爱丁堡南部27公里的Barony Castle进行了博士研究生的技能培训。这个培训侧重于研究者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个人发展规划。来参加培训的一共大约三十多人,有来自格拉斯哥大学、Strathclyde大学和帝国理工的“博士培训中心(DTC)”的学生。我们是其中最大的一个DTC,占了三分之一强。基本上,这些DTC的方向都和生物相关,都属于跨学科的生物科学技术研究范畴,我想主办者大约也是想让参与者的背景既不尽相同,又有共同之处,有利于互相交流。所有人给分成四个小组,各个DTC原本的人都给拆开分散。具体的日程如下: 1月22日 上午:课程和小组介绍:总体介绍、各小组成员互相用5分钟介绍自己; 下午:1、自我性格测定;    2、拼单词游戏:各小组团队配合,按照规则的限制,到户外寻找乐高玩具的零件来拼英文单词。 1月23日 上午:演讲的技巧课程; 下午:模拟创业比赛:小组成员模拟CEO、CFO、CSO,在两个半小时内为一个成立已经五年的创业公司向投资者报告,以期获得大笔风险投资;该公司拥有能读取人感情的设备的技术,在游戏市场有大规模应用的前景。 1月24日 上午:1、滚珠接龙:小组中的每个人用塑料导轨连成一串,让小滚珠滚过一定的距离落入桶中;    2、Assertiveness, professionalism和feedback课程; 下午:1、什么是DTC,各小组presentation;    2、自我发展设计;    3、诗歌/话剧/唱歌:总结这三天的活动。 总得来说课程很紧凑,效果也不错。除了太多的presentation有点烦人之外,还是有不少收获的。 创业比赛很有意思。虽然看过、听过不少,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在两个半小时内要把纷繁的信息理出一份头绪,然后抓住重点表达出来,非常不容易,尤其是多人共同合作,背景多不相关。整个过程开始还可以,但到了后来便混乱了,各干各的,也出现了分歧和争吵。虽然最后的presentation做得不错,但由于没有时间写出一份商业计划,总的来讲很失败。从这里我看到两点,首先是一个创业团队(其实这个模拟的设定是这个团队已经成立五年,技术已经成熟)一定要有个强有力的领导者,他/她必须能够把握大方向、汇总各方面的意见,最后作出决断。这样的灵魂人物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这个小团队的成功与否——老好人和稀泥的人是决计不行的。团队的成员必须和有所长,明确分工,而且能顺畅合作——需要争论和竞争,但一定不能相互厌弃,或者无法沟通。在我们这个模拟团队里,一直缺少一个总调度者,意见很多,时间最后浪费在争吵上,导致最后的失败。另外一点是,作为一个营利性机构,管理层是最重要的,哪怕技术比较平庸,一个优秀的管理层决定了能否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不过我想这一点并不适合刚刚起步的创业团队——当然这时候也许还不成为公司。首先拥有核心技术,并且一定有不同于其他竞争者之处,是最理想的发展开端,最完美的例子是Google。当技术成熟,团队有一定规模的时候,必须考虑前途——或者采用优秀的管理者(可能外聘),吸引投资做大,或者干脆考虑卖个好价钱。在最初的时候也许不考虑太多利润点,只攻关核心技术,但到了一定程度,时刻想到如何获取利润——哪怕只是构想的——是非常重要的。 Assertiveness我不知道如何准确地用中文表达,大致的意思就是直接、开放、诚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声张自己的权益,不被他人的想法强制,不影响他人的权益。这种品质不论在学术,还是企业的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拥有assertiveness的人更自信,更独立,不会被误解,能获得更多的信任和机会。在很多时候我缺少这种品质,考虑过于周到以至于胆怯于声张自己的权益;表达不清过于委婉,给人以自信不足的印象。儒家主张宽忍容让,我想这是好的,但不能过头,只要认为正当便要明白无误地讲出来,否则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课程最后一天晚饭前的诗歌/话剧/唱歌是最后的一场秀。组织者的用意是每个组用这些形式来总结这三天的活动,于是有的表演了哑剧,有的用了话剧。我们组的Sam是个吉他手,很能编词写曲。他把几首不同歌的调子串起来,写了两段押韵的搞笑歌词,大意就是这三天的活动。为了押韵,有些话也有些牵强。我们每个人戴了纸糊的帽子,每人一把雨伞做道具,在台上一边挥动雨伞一边唱。哪里知道只彩排过一遍,最后唱了个乱七八糟,场面很像群魔乱舞。我觉得最好的表演是Michael一组的,他做甩着鞭子的牧羊人,其他人扮演羊,围着他一边转一边用呼拉圈跳舞,最后把呼拉圈都套到他身上;故事也写得不错,背景音乐很有气氛。 最后一天组织者将这几天拍的照片回顾了一下,配上音乐,感觉上颇为煽情。这三天的活动我的另一个体会是语言文化的隔阂还是很大的。一些游戏和比赛,各有其文化的含义在里面,我作为外国人一无所知,也就只能旁观了。此外在很多讨论争执中,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我的母语,表达上同英国人还有很大的差距,往往是话到嘴边想说,时机已过。看样子用英语来有效地参与争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更多照片请看这里。

  • 导师家聚会

    晚上去导师Jim家Party。按照他的说法是”annual lab party”,一年一次。Jim也属于初出茅庐的人,02年才拿到PhD,04年到了本校就当上了lecturer,算得上十分快速了。不是到英国人是不是也迷信美国的学校,我知道的像这样刚刚PhD毕业就能当上lecturer的都有一段美国经验。前辈的学长说这样类型的年轻导师更积极,更有干劲,对学生也更有责任感。 Jim和他老婆已经有了一个两岁多的女儿,他老婆现在又怀孕了。他们住在new town的一个flat里,按照我的说法,就是那种“英国的破房子”。更加恐怖的是附近有两个敌对的足球俱乐部,每逢有重大赛事整街都会布满了警察,醉酒闹事的人群蜂拥而至,搅得四邻不安。Jim的姓正好和某位球员一样,以至于每次这位球员的反对者都会把Jim家楼下的标识撕掉,所以他不得不将自己的名字换一种写法。 晚上来的有Jim的四位PhD学生和两名MSc学生。大家一起玩游戏,不过多是和语言、文字相关。后来吃吃点心,聊到深夜1点多了,大家才各自散去。

  • 欢迎来到2007

    我们来到2007年,已经21天了。本来这种”new year resolution”应当在新年开头了就写,可是由于我无可救药的拖延习惯,就拖到了现在。往年的这个时候,我都没什么话要说。生活很艰难,在艰难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对未来展望一番,于我本就是不易的。可是,一年年过去,我突然发现人生的第二十六个年头已经开始,再不认真地规划一下,生活的轨迹不知会滑往何方。内心焦虑,蓄势待发,蠢蠢欲动。 开始事业。人说成家立业,又说三十而立。人这一辈子的生活得有一条主线,那么我的主线,目前就是科研。这项职业需要巨大的热情,我的幸运在于我的热情仍在,虽然我不知道能不能持久,更不知道有没有能力将它作为终身职业。不过这当是我生活主线的开始,这一年希望能够有所收获,来确定将来的方向。 创造价值。我总是认为人在精力旺盛的时候应当顺从自己的心,去创造更多的价值。生活的路很宽,我可以开辟一个分叉,让主线与支线并行不悖。这一年我将参与到一些项目当中去,去学习规划、合作和实现。希望明年此时,我能看到一些投入开始生长、发展,而我也能从中获得新的想法。 完成一次远行。去年在我二十五岁生日之前,我终于去了向往已久的西藏。我说过对自然之美的怀念和敬畏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深切,使我在以后的日子里更简单地面对生活,更加宽容地看待他人,更加自省地面对孤寂,更加坚定地面对困苦,更加勤奋地创造价值,更加执著地追求美和理想。那里是我修行的处所,而今年我要完成第二次远行,去更真切地感受自然造物的伟大。我希望能够计划、成形、体验并归来,我的修行便前进了一步。 那么立业、创造和修身就是我今年的主题。其实人生不能总如规划,以上的想法若是能够付诸实施,无论有否收获,都是生活的巨大赐予。 我们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精彩,人类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能够向更多未知的领域进发。我至今仍然记得,十多年前那个升初三前盛夏的夜晚,我同母亲到如今是古玩城的肯德基楼上的那个百货商店买书,买了一些科幻和计算机类的书。那时候我正在准备要考程序员,母亲同我说一切都要靠自己,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可惜这一直是我长久以来的遗憾。我已经记不清那时的其它背景,不过那一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盛夏的夜晚,对计算机的热情正如火,科学与幻想的种子在心底牢牢扎根;远方夜色中升起的新星将照亮这个时代。我现在所做的,不正是前所未有,开拓人类新疆域的事业么。过去同现在在那个夜晚连接、融合起来,未来一定光明。 我的人生到目前为止有两个转折点,现在大概要开始第三个。无论好歹,都是一种体验,我要用欣赏和感恩的心来面对。行重于言,愿我一路走好。感谢在过去的一年中来到这里的朋友们,欢迎来到2007。我们要坚信,这个世界之所以如此精彩,乃是因为我们的存在。

  • 十二楼的小隔间 202.121.96.10

    今天偶然发现原来这里还在 http://202.121.96.10 这可能是我记得最熟的一个IP了。自从大二开始的时候加入上外网管会,我的大学生活就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或者说更有色彩了。那以后的三年,我将许多的精力都投入其中,耕耘它,经营它。我很庆幸那时的团队,尽管分分合合也有摩擦也有纷争,总得来讲还是创造了不少有价值的东西,我和很多人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最初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室只是十二楼的一个小隔间,后来终于能坐到大办公室里了。再后来我们都走了,域名转到了新的松江的服务器上,这里便荒废了。可是没想到那些数据,那时候日日夜夜的成果还在。看看吧——这台服务器也许还在虹口校区十二楼么,那里现在不知变成什么样子了…… 首页 改了又改,领导终于满意;很多东西都没实现; 上外校报 我在网管会的第一个程序,这个是修改过的; 校园生活 我记得这个设计应该是廖意君的,虽然内容永远都没完成,可如今看上去仍然不错; 服务中心 当初互联网泡沫的时候前辈学长们也想要.com一下,不过好像一直没什么起色;印象最深的倒是顶上那个flash的banner,邬一鸣说那是他一个象素一个象素抠出来的,当时格外崇拜; 信息中心 我做的,看上去看不错呢。 记得那时我有过很多规划、设想,包括全功能的社区、视屏点播、Linux迁移等等,但或是半途而废,或只是纸上的计划。比如这个复杂的通用管理界面。可惜帐号密码我早已想不起来了,也无法看看里面究竟有什么当年的想法。 如今这些多只是些“程序尸体”了,也许除了让我来怀念一下,凭吊一番,别无他用。不过数据不会褪色,这将永远是我们那个时候的缩影。谨此纪念过去的好时光,和我们那些人在十二楼奋斗的每个日夜。

  • 物欲2007

    物欲是个好东西,至少能够让生活的努力更有意义。在新的一年里,下面三个东西是可以实现的: 一台 Macbook Pro 或者台式机 —— 是时候换台电脑了; 给妈妈买一台准系统 —— 新年尽孝心; 一双耐久的靴子 —— 为了……。 此外,拥有它们生活将变得更有趣: Wii —— 据说这个可以减肥……; 一台DSLR或者长焦相机 —— 我要能看到月球环形山; 一个机器人系统 —— 像是类似Robosapien、乐高的或者DIY架设的(比如PINO和这个)。 努力吧!